SJ 20536-1995 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 中心台多路接收机通用规范

ID

E150E86BA5E54261880B068B360F7EB5

文件大小(MB)

1.24

页数:

17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7-2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,FL 5820 SJ 20536 - 95,无线双エ移动通信系统,中心台多路接收机通用规范,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channal receivers in the,central station for radio duplex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,19964)6 J 4 发布1996-10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,无线双エ移动通信系统,中心台多路接收机通用规范,SJ 20536-95,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channal receivers in the,central station for radio duplex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,1范围,1.1 主题内容,本规范规定了军用无线双エ移动通信系统中心台多路数字接收机(以下简称接收机)的要,求、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,1.2 适用范围,本规范适用于地面车载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频分多路接收机、编写具体产品规范,时,应遵守本规范要求,2引用文件,GB 191—90,GB 3047.4—86,GJB 151,4—86,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高度进制为44.45mm的插箱 插件的基本尺寸系列,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地面装置(固定的和移动,的,包括履带式和轮式车辆)内的设备和分系统的要求(A3类),GJB 179—86,GJB 238—87,GJB 318—87,GJB 367.1—87,GJB 367.2—87,GJB 367.3—87,GJB 367.5—87,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,战术调频电台测量方法,战术调频电台通用技术条件,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要求,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,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,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,环境试验方法,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方法,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,GJB 368.5—87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维修性试验方法,3要求,3.I 合格鉴定,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,3.2 设计,接收机设计按GJB 367.1第1章要求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6-06-14发布1996-10-0I 实施,1 _,SJ 20536-95,3.2.1 功能特征,ー个中心台应有符合产品规范要求,与中心台发射机相对应的一台或多台多路接收机,接收机与中心台发射机之间通过双エ器共接ー付全频段天线c,3.2.2 组成特征,多路接收机由前置滤波器、共用放大器、分路器和多个单路信道机组成,3.3 结构,机箱应符合GJB 367.1中1.5条的要求,保证接收机能适应所规定的环境要求,并便于操,作、控制和维修。结构的详细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,3.4 外观质量,接收机外壳的漆层应无起泡、堆积,颜色应协调,表面应无擦伤痕、毛剌,金属件涂镀层完,好,应无锈蚀和脱落等疵病,3.5 外形尺寸,应符合GB 3047.4中的规定,具体尺寸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,3.6 重量,3.7,3.8,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,颜色,接收机的保护色和识别色应符合GJB 367.1中1.20条的规定,标志和代号,3.8.1 铭牌,接收机应具有永久性铭牌,铭牌上应注明产品的名称(或代号)、出厂日期、序号及生产厂,家^0,3.8.2 其它标志,接收机应具有主要部件工作及各路信道工作情况标志、测试点标志,3.9 元器件、零件和材料,使用的元器件、零件和材料应符合GJB 367.!中的第3章要求,3.10 标准化,标准化应符合GJB 367.1中1.1条要求,3.11 安全性,安全性设计应符合GJB 367.1中1.8条的要求,3.12 维修性,维修性设计应符合GJB 367.1中1.6条的规定。接收机的平均维修时间、维修性指标等,由产品规范规定,3.13 互换性,应符合GJB 367.1中Lフ条的要求,对于互换后需要重新调整的部件或损块,必须在产品,规范中规定,3.14 性能特性,3.14.1 多路双工性能(见4.7.7.1条),3.14.1. 1各路灵敏度差异(见4.7.7.1.1条),各路灵敏度差异由产品规范规定,3.14.1. 2信道间隔、路数、信道数(见4.7.7.1.2条),2,SJ 20536 — 95,信道间隔、路数、信道数由产品规范规定,3.14.1. 3收、发间隔频率(见4.7.7.1.3条),收、发间隔频率由产品规范规定,3.14.2 单路接收机电性能(见4.7.7.2条),3.14.2.I 频率范围(见 4.7.7.2.1 条),接收机频率范围由产品规范规定,3.14.2.2 频率容差(见 4.7.7.2.2 条),在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,接收机本振工作频率容差应不超过± 1 X 1〇ー6,3.14.2.3 灵敏度(见 4.7.7.2.3 条),a丒单路单エ灵敏度(见4,7丒7,2丒3.1条),由产品规范规定;,b,单路双工灵敏度(见4.7.7,2丒3,2条),允许比单エ灵敏度下降3dB,c,静噪灵敏度(见47.7.2.3.3条),优于单エ(或双工)灵敏度2dBo,3.1424残余误码率(见4.7.7.2.4条),接收机残余误码率应不超过1 X 1()7,3.14.2.5 中频抑制比(见4.7.7.2.5条),中频抑制比应不小于70dB,3.14.2.6 象频抑制比(见4.7.7.2.6条),象频抑制比应不小于60dB,3.14.2.7 杂散响应抑制(见4……

……